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绝对
张中杰
“吃了吗?饿了家里还有饺子……”
“今儿立秋,晚上冷,记得穿厚点儿,加件衣裳……”
风凉飕飕,夜黑沉沉。这是一个凄冷而寂寥的夜晚。月光被厚厚的云层遮挡,只剩下零星的星光点缀着这片黑暗。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冷清的气息,仿佛连呼吸都变得困难起来。远处偶尔传来几声狗吠,更增添了这个夜晚的寂静和凄凉。在这样的夜晚,人们仿佛能够感受到时间的停滞,似乎整个世界都被冻结在了这一刻。
他没有开灯,发过两条信息,手机屏俏皮得似星星点点闪烁,儿子星星青春含笑的脸,如在眼前。
“您也保重!”
望着下边加了心的“你”,他有些迷茫,别扭。这不像儿子的风格。五年前,老伴儿病逝后,星星和他像哥儿俩。称呼早在心里揣着了,从不加的。
窗外,夜色墨汁一般又黑又稠,浇在空气中,压抑住呼吸。紧张。手微微地颤抖,恍惚中回复。
孤单犹如无数条冰冷的蛇,一寸寸挤压,迫近,抑制,噬咬他的心。
“向太阳奔跑”,他这个刚退休的老交警的网名没有暮气沉沉,反有一股朝气。
“向星星出发”,刑警儿子的网名自带职业习惯。夜晚是最好的陪伴。
老伴儿故去,那个叫“月亮”的已经销声匿迹。微信群里,唯有太阳与星星的对话,隔三岔五。
当初,太阳和星星父子俩可互相争着发光呢。
农业大县,县城周边全是乡路,接合部交通事故频发。被屡屡通报丢人不说,那老百姓的命可重要呢。尤其是三轮车夫、农机车手缺乏交通安全意识,为省出时间干活儿,功夫不搭到路上,总是呼朋唤友三五成群坐到三轮车上,一出事就是大事。可是,他和同事们苦口婆心嘴皮磨成一张纸,宣传教育效果倒像是骆驼群里的一只蚂蚁,啥也不显。他琢磨三天三夜,逐个儿去往三轮车上贴反光帖,警示条变成“防撞条”,让车在其他开车人那儿“被看见”,黄昏时分非常醒目。事故率像温度计掉进冰窟隆,直线下降。
星星从派出所被抽到刑警队,片儿警的活儿因为人少一时脱不了手。两头忙,还都想出彩。大案要案发一破一,够让人惊喜了,可蹊跷的是,星星硬是当了和谐小区的“好管家”。是怎么做到的?星星拿小区三分之一住户的钥匙。那是个郊区迁置小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多,老人忘性大,孩子们又贪玩,备用钥匙都让星星保管。
比赛结果,星星总能胜出一筹。那次,有个小女孩报警说路边有被遗弃的小猫。星星出警,却找不到收养者,无奈自己把它抱回家,取名平安,弄得父子俩藏青色的服装上总有白猫的毛。
星儿,难道你是会七十二变的齐天大圣,有三头六臂?披星戴月,脚不沾地两头儿跑,熬的是时间,也是命呀。你知道逞这个能有多累吗?
他心疼地埋怨,也好像是在数落自己。
“你的腿伤好点儿了吧?”
“你的血压有点儿高,该上医院看看了。”他耐不住,又在群里发信息。
许久,回答他的是一片空白。
“好了。这个案件忙完就去!”
漫长的无望等待后,一条信息冒出来。时光可真绝情,转眼他这个太阳像骤然跌落黄昏的夕阳,再也跑不动了。
温热液体蓄在眼窝,停泊一会儿,顺着鼻翼两侧悄悄滑落。他鼻腔瞬间酸酸的,涩涩的,又升腾滚涌到眼角。眼睫毛湿润了,白花花雾茫茫一片,手机屏幕花了,什么也看不见。
黑洞。空洞。一切都在寂静的夜里影影绰绰。独自坐在房间的角落,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孤独和寂寞。四周一片漆黑,仿佛所有的声音都被吞噬在无尽的黑暗中,只剩下他心跳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他的眼神空洞而迷茫,仿佛失去了焦点,不知道该看向哪里。他感到自己仿佛被困在一个无法逃脱的旋涡中,感受着那种无法言说的疼痛和挣扎。
“你和芳的婚事赶紧办了吧,你妈等不及都走了。听话啊?!”他嗔怪地又发。
“好,过了元旦就办。这不有个大案专案紧张,芳在医院比咱还忙!”
这次回复得可真快,那个伸舌头的小人儿表情真逗,几乎把他眼角的潮润一点一滴逼出来了。两行。
“别给我贫,你小子还欠我一个生日宴。”六十岁,他过第一个生日,儿子像流星一样藏起来不见,遗憾。
“算了,我知道你总是忙。不用还了,要还就还个拥抱吧。”他感觉自己说的是一种奢望,很勉强。又不甘心。
“还,马上还,你等我。”
“我欠您的,下辈子一定还。”
这次,居然秒回。最后边是一串串小人儿的拥抱,似天上星星,数不清。
他关上两部手机,绵延无助的累,海潮般席卷了无望的疲惫。
餐桌上的菜早已凉透,星星爱吃饺子,饺子盘上还插着两双筷子。
他把早满好的三杯酒洒在地上。
“瞧你那点儿出息!”他暗暗责备自己。曾经那么果敢,眼神那么犀利,如今,双眸暗淡浑浊,没有一丝光。
喝毕,他慢慢转过身,用粗粝的手掌心擦了擦儿子英气逼人的遗像。汗泪浸湿的手,一遍又一遍。颤颤抖抖。
“喵。”平安从地上跳起来,扑进他的怀里。
其实,他啥都知道。今天,自己早已擦过无数次了。
上面,一尘不染。
今天是他的生日,他穿上警服,用手指弹弹灰尘。
又倒了一杯,一个人无声啜饮,独醉。
(有删改)
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的父亲为了降低事故发生率,给三轮车贴反光条,表现出父亲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
B. 父亲的网名叫“向太阳奔跑”,但他觉得自己像“骤然跌落黄昏的夕阳”,表现出儿子去世对他的打击之大。
C. 儿子给收养的流浪猫取名为“平安”,自己却牺牲了,平安出现在他遗像前这一情节读来令人心痛。
D. 反复擦拭遗像这一细节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思念,也展现了父亲在面对生活痛苦时的坚强和勇气。
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中“夜色墨汁一般又黑又稠,浇在空气中”运用通感描绘了夜色的黑暗压抑,渲染了父亲无比悲痛的心理。
B. 小说中写儿子对父亲“您也保重”的回复“不像儿子的风格”,能够为后文揭示儿子已经去世的真相埋下了伏笔。
C. 小说中间部分讲述了作为交警的父亲工作上十分出色,以及儿子一人身兼数职“两头忙”的事迹,丰富了二人的形象。
D. 小说写父亲以前眼神“犀利”,现在眼睛“暗淡浑浊”,二者的鲜明对比表现出父亲的精神因儿子牺牲而被打垮。
8. 简要分析小说中出现的微信对话的作用。
9. 本文直到结尾才揭露儿子牺牲的事实,具有欧·亨利式结尾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答案】6. D 7. A
8. ①体现了“父子二人的交流”,是串联全文的线索,能够推动小说情节发展。②这些微信对话实际上是父亲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能增强父亲的悲剧色彩,使其形象更加立体。③通过对话的内容和语气,营造了悲凉的氛围,传达了父亲的孤独、思念和无奈等情感。
9. ①结尾揭示儿子已牺牲的真相,与前文形成转折,使得整个故事的情感和氛围达到了高潮,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感染力和震撼力。②结尾揭示儿子牺牲的真相,进一步突出了其有爱心、负责任、甘于奉献的形象,使得读者对他的敬意更加深厚。③结尾指出儿子已经牺牲,说明警察为了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不惜牺牲生命,深化了主题,使得读者对人民警察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更加浓烈。
【解析】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的能力。
D.“也展现了父亲在面对生活痛苦时的坚强和勇气”错误,阅读小说内容可以发现,儿子的去世对父亲打击很大,父亲反复擦拭遗像的细节看不出他面对生活痛苦时的坚强和勇气。
故选D。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赏析文学作品的艺术手法的能力。
A.“运用通感描绘了夜色的黑暗压抑”错误,“夜色墨汁一般又黑又稠,浇在空气中”,将夜色比作墨汁,运用的是比喻,而非通感。
故选A。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①小说中父子二人没有见面,只是用微信聊天,在微信对话中让读者了解父子二人的职业情况,父亲的痛苦和孤独。微信对话体现了“父子二人的交流”,是串联全文的线索,能够推动小说情节发展。
②“他关上两部手机”“他慢慢转过身,用粗粝的手掌心擦了擦儿子英气逼人的遗像”小说结尾告诉读者儿子已经在执行任务时去世,这些微信对话实际上是父亲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这种意料之外的设计更能增强父亲的悲剧色彩,使其形象更加立体。
③“你的腿伤好点儿了吧?”“好了。这个案件忙完就去!”父子二人在对话中互相关心,如果是真实的生活就是很平淡的情节,但是明明儿子已经去世,这种对话内容就格外显得伤感,营造了悲凉的氛围;“我欠您的,下辈子一定还”“瞧你那点儿出息!”这些微信对话内容都是父亲臆想出来的,是他与自己的对话,传达了父亲的孤独、思念和无奈等情感。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①艺术效果上,结尾揭示儿子已牺牲的真相,与前文形成转折,让读者从父子对话的真实情境中抽离出来,这些微信对话实际上是父亲自己与自己的“对话”,营造了伤感、悲凉的氛围,使得整个故事的情感和氛围达到了高潮,增强了故事的戏剧性、感染力和震撼力。
②塑造人物上,“用粗粝的手掌心擦了擦儿子英气逼人的遗像”结尾揭示儿子牺牲的真相,而儿子给收养的流浪猫取名为“平安”,进一步突出了其有爱心、负责任、甘于奉献的形象,让读者在意料之外获得精神的洗礼,使得读者对他的敬意更加深厚。
③表现主题上,儿子从派出所被抽到刑警队,结尾指出儿子已经牺牲,这样的结尾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说明警察为了维护社会安全和秩序不惜牺牲生命,深化了主题,使得读者对人民警察的敬意和感激之情更加浓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通盈策略-股票配资资讯门户-靠谱的前十大配资炒股公司-配资门户的申请入口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