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填报高考志愿阶段,相信大家都发现有各种花里胡哨的专业,各种专业名称让很多学生和家长都犯难。更为离谱的是,部分高校的专业组极其不干净。
比如张雪峰老师曾经提到,有个别高校将计算机专业和护理学专业放在一起进行招生。也有部分高校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和智能建造等专业放在一起招生。
高校这样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提高分数线,也就是为了提高所谓的生源质量。但从现实的情况来看,主要是因为这些专业的毕业生严重过剩,也就是就业情况很不理想。最近这些年被大量毕业生吐槽,许多学生都被迫转行。
但是很多学生又想要专业组里面的王牌专业,最终只能扎堆报考那些专业组不干净的学校。这样的情况,就会导致部分学生主动或被动的选择报考那些就业率较差的专业。比如下面4个就是典型例子。
一、智能建造专业
根据第三方机构分析数据显示,智能制造成为2025年被捆绑的最厉害的专业,大量学生都被迫扎堆报考。该专业是土木工程专业的升级版,却又是各地理工类高校的主要专业。
这样的结果使得各地高校都使用冷热搭配的模式,理工专业组里面都带有智能建造专业。这样冲着学校热门专业报考的学生,服从调剂,最终肯定会有大量学生被调剂到智能建造专业。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基建行业和房地产行业都进入到一个稳定发展期,或许将来会迎来一波小高峰,但基本已经没有希望再恢复到十年前的景象。
因此,无论是土木工程还是智能建造,未来普通毕业生的就业都会较为艰难,只有那些有资源有背景,将来能接项目的学生,才有可能在这个领域里面有发展的前景。
因此,对于这种类型的专业组,虽然大家都深恶痛绝,但大量普通高校都采取这种模式,许多学生也是被迫无奈报考,属于被动扎堆的特殊情况。
二、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材料科学与工程属于国家一级学科,这里面有大量细分专业。这些,材料类专业一直都在进行升级,比如推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想要脱离这个天坑专业的范围。
许多所谓的高考志愿填报专家都觉得材料科学工程专业已经脱坑,将来能到半导体行业,从事芯片材料方面的研发。但事实的情况却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光电信息材料领域竞争已经变得很激烈,这个行业里面只有高端人才和普通工人。所谓从事集成电路领域的材料研发,起码都是要本硕都毕业于211高校。
材料领域的发展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无论是无机非金属还是有机金属材料。为了防止污染问题,这些年国家把控的非常严格,而且产业已经出现严重过剩。
特别是金属材料领域里面的钢铁、铝材等,受到房地产和基建行业影响,整体市场规模在萎缩,最近三年的整体就业率都出现较为严重下降,所以中低端分数段的学生,又不想继续读研,千万不要碰这个专业。
三、医学检验技术专业
2025年填报高考志愿阶段,许多学生和家长仍然以为医学检验技术属于医学类专业,将来大概率能留在医院里面做相关的医学检查,还有医学仪器设备的检修等工作。
从目前的医疗行情来看,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毕业生已经出现较为严重的过剩情况,整体就业情况比护理学专业还要差,真正的就业率可能都不足60%。
这里面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是人工技术的发展,陆续取代检验技术人员方面的需求。另一方面医院里面的仪器设备更先进,精确度变得更高,不再需要大规模招聘,通常都是两三年才招聘一次。
而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每年都会有大量毕业生供应,当这些学生没有办法到公办或者民办医院就业时,最终也只能到各种医疗美容机构或者是医药公司做销售。
因此,如果没有办法报临床医学或口腔医学等专业,就尽量选择护理学,不要碰医学技术类专业。
四、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专业
随着跨境电商行业的发展,今年又有大量学生报考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专业,当然,这里面主要是以文科生为主,特别是女生占比非常高。
文科生能选择的专业极为有限,或者说在新高考省份,只选择物理,没有选择化学,如今也是被当做文科生。因此,这类学生在选专业时会变得极为困难。
但如果选择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专业,将来的就业前景或许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好。如果想要从事外贸类工作,特别是如今较为火爆的跨境电商,这类专业更看重的是学生的英语能力。
相比于国际经济与国际贸易专业,或许英语专业更符合外贸行业的需求。国贸类专业的课本理论知识,对于现实的外贸业务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毕竟大家都必须要先看懂外国客户的邮件,然后要明白自己产品的优势,并且能用英语表达出来,这才是关键的能力,而不是所谓的国际经济和国际贸易方面的规则。
综合今年高考的各种情况来看,理工类专业扎堆更严重,但文科专业的竞争可能会更激烈。对于以上4个专业,小鱼老师觉得还是要积极慎重。
通盈策略-股票配资资讯门户-靠谱的前十大配资炒股公司-配资门户的申请入口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