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经纬10月11日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日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中国气象局副局长毕宝贵在发布会上表示,自主研发的北斗探空系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也打破了GPS系统在气象探空领域的垄断。
毕宝贵介绍,除了卫星和雷达之外,我国正在积极拓展地球系统多圈层的观测能力,为防灾减灾、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提供有力支撑。
毕宝贵提到,一方面,不断织密气象观测网络,目前全国已建成9万余个地面气象观测站,较“十三五”时期增长38.1%;建成327个温室气体观测站,较“十三五”时期增长10倍;建成9个大气本底站和27个国家气候观象台,在南极大陆建成首个境外大气本底站。同时,国省两级气象部门与水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行业部门共建共享4.5万个水文、水利、水务监测站,1.6万个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监测站,以及1万余个农业、能源电力、国土测绘监测站。
另一方面,积极发展高精度观测手段,自主研发的北斗探空系统达到全球领先水平,也打破了GPS系统在气象探空领域的垄断。建成全球最大规模的地基遥感垂直观测网络,可实时观测近地面到1万米高空的温度、湿度、风、水汽和气溶胶分布特征。
毕宝贵表示,下一步将发展更多气象领域的“千里眼”和“顺风耳”,不断填补监测空白、提升观云测雨能力,更好地服务国家服务人民,守护万家灯火。(中新经纬APP)